國際傷口認證課程
進階傷口處置與護理
								課程說明							
		
								課程目標							
		
								授課對象							
		
								課程架構							
		
								學習與評估							
		
								授課師資團隊							
		
								實習場所							
		
								課程主要負責教師							
		
								課程講師							
		
								課程活動紀錄							
		
								課程實證新知							
		因應醫療照護模式改變、高齡化社會與長者照護之需求,不論是手術後感染傷口、困難癒合傷口,影響病人及醫療資源耗用甚鉅。本課程透過傷口癒合過程生理、病理機轉與理論,培養具各類傷口的評估、處理、評價等技巧的認知及運用能力,以全人照護評估排除影響傷口癒合的內外在因素,採用實證醫學傷口照護與處置,運用傷口照護決策共享模式,教導病人、病人家屬、健康照護提供者,透過臨床實習熟悉傷口照護相關的預防及處置的知識與技巧,以提升傷口照護品質。
此外,本課程依據歐洲傷口處置學會(EWMA)Level 4-6 of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(EQF)的課程設計架構,取得歐洲傷口處置學會(the European Wound Management Association ,EWMA)國際傷口護理師認證學校課程,修讀本課程且完成實習及案例分析者,即可獲得EWMA的國際傷口護理師認證。
本課程以傷口床準備為課程理論架構,探討急慢性傷口的病因學、影響傷口癒合因素之臨床推理,透過系統性評估全人照護模式,依據最新實證照護指引分析各類傷口處置與敷料選擇原則,並以「共享決策」(Shared Decision Making,SDM)與病人、家屬及跨團隊說明傷口處置,透過實際案例分析強化學生具備勝任困難傷口處置的專業護理人才。
- 
學歷: 必須畢業於護理學系。
 - 
執照要求:必須持有有效的護理師執照。
 - 
專業經驗:必須具有至少兩年的臨床護理經驗。
 
第一階段(先備知識)
學生必須先完成慈濟大學碩士班高級病理生理學、高級藥理學、高級身體評估以及護理研究和證據的先修課程,先修課程學分數共12學分,126小時
第二階段(混成教學)
進階傷口處置學科課程,主要以面授課程為主,配合同步遠距課程共 100 小時,其中 40 小時用於面對面課程。這些課程每週進行 2-3 小時,包括各類傷口理論教授、臨床案例分析、傷口技術實際演練,並完成通過考試成績,及格成績為70分。此外,學生必須完成30小時的臨床實習
第三階段(臨床案例分析報告)
學生選定一位臨床案例進行2個月的獨立自主學習(至少30小時),以完成以病人中心的的傷口病例報告。
本課程使用多元評估進行學習成效評估評估,以確保對其學習和技能應用進行全面評估。評估方法包括:
- 
紙筆測驗:
 
透過紙筆測試了解學生對於各類傷口病理生理機轉、臨床處置的知識。
- 
操作型技能直接觀察評量(DOPS):
 
在臨床實習過程中觀察與評估學生在各類傷口評估與敷料選擇、決策和能力。
- 
臨床實務評估:
 
在實際臨床實習中對參與者的實務技能進行評估。包括觀察他們與患者的互動、在臨床情境應用所學知識與技能的能力,以及他們的整體專業精神和對臨床指引的應用。
- 
臨床病例報告:
 
參與者將根據他們遇到的臨床病例進行實證臨床病例報告,了解學習者理論知識在實際臨床環境中的整合和應用。
- 
慈濟大學
 - 
花蓮慈濟醫院整形外科、傷造口中心國際傷口認證護理師
 - 
台中慈濟醫院整形外科、傷口中心國際傷口認證護理
 
- 
花蓮慈濟醫院整形外科、傷造口中心
 - 
台中慈濟醫院整形外科、傷口中心
 - 
財團法人花蓮縣私立吉豐老人養護所
 


